华夏翰墨文化网
当代书画大师作品展

《人民艺术》——时代浪潮中的坚守与创新丨专访宫树军

2025-03-13 08:55来源:华夏翰墨文化网浏览数:9899

艺术是文化的瑰宝,历史的见证者,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书画作品承载着创作者情感与智慧,记录着时代变迁与文化演进。《人民艺术》专访应运而生,旨在通过书画艺术展现时代中的坚守与创新,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新时代美术语境多元化、国际化与本土化相结合,中国式现代化对此产生深远影响,鼓励艺术家在传统与现代间找平衡。本次书画展作品正体现了中国式现代化在艺术创作中的生动实践。线上展览不仅是文化交流平台,更是传承文化的桥梁,让我们窥见中国式现代化美术发展脉络,为未来艺术创作提供宝贵启示与影响。

-----《人民艺术专访》总编室

坚守传统精髓,创新艺术未来,《人民艺术》——时代浪潮中的坚守与创新丨专访宫树军:

宫树军,作为中国艺术的传承者,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精湛的笔墨技巧和深远的意境表达,赢得了广泛的赞誉。他坚守艺术的人民性,深入挖掘传统精髓,赋予艺术作品以高度的审美价值。每一幅作品都蕴含着浓厚的中华情怀,通过艺术的语言,生动诠释了中华文化的独特印记。

宫树军的艺术作品,在新时代的美术语境下,具有深远的意义。他不仅致力于推动中华文化的交流与传播,更通过创新的艺术手法,将传统精髓与现代审美完美融合,为中华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宫树军的艺术成就,不仅是对个人才华的肯定,更是对中华文化瑰宝的一次精彩演绎和传承。让我们一同走进宫树军的艺术世界,感受那份跨越时空的文化魅力。

宫树军:汉族、1970年出生,河北省衡水市人,木艺师。师从徐悲鸿门下韦江凡弟子王相文先生。自幼学习探索郑板桥老师传统国画水墨竹。博鳌亚洲艺术人才研究中心研究员。中国香港国际艺术家协会会员。世界艺术家联合总会理事会副会长。现为北京中采集团《世纪采风》书画院副院长、中央电视台《藏宝天下栏目组》签约画家。中国教育电视台《水墨丹青栏目》签约画家,水墨丹青书画院副院长。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商学院客座教授。河北省电视台公共频道《文化之旅栏目组》签约画家。人民美术出版社签约艺术家。中国炎黄书画院执行院长。北京胡润国际艺术品鉴定中心特聘书画家。上海宫蓓蕾国际书画院国画艺术委员会高级顾问。国际书画艺术家联合会签约艺术家。中国人物界新闻网特聘顾问。中国人民艺术网艺术顾问。中国书画家联谊会新文艺群体工作委员会委员。国礼艺术网顾问。国宝级艺术大师。中国楹联学会会员。国家高级美术师、一级美术师、衡水市美术协会会员。全国名人书画艺术界联合会委员、衡水市地毯工艺美术设计师、勾针设计师,职业画家。作品2018年被中国国际报告文学研究会国学文化传承委员会入编《大道之行》,2019年被中国文化进万家编委会收入《中国书画艺术年鉴》。2020年收入(1949—2019)中国书画家大百科。2020年7月16日受邀荣登企业家日报。2020年荣获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全国政协十三届三次会议,全国两会胜利召开"向人民汇报.向两会献礼"活动官方重点推荐人民艺术家荣誉称号。2020年在全国抗疫情国画作品邀请展中入展作品《竹报平安》获得特等奖。2021年7月受邀参加中央电视台第二十一届世纪大采风智慧中国栏目组年度盛典,并获得当代著名画家杰出人物奖。2021、2022、2023、2024、2025年受邀入编《中国功勋艺术家》《大国艺术传世名家》《百年巨匠》《百年巨献.百年大家》《当代书画家全书》《中国近现代通史》《世界里的中国》《世界艺术巨匠大辞典》等等书刊。擅长画传统国画水墨竹。2021年被评为中国非遗领军人物。2021年作品为弘扬中国传统文化艺术被入选《传承经典.时代标杆》。2022年积极助力北京冬奥会,被中国新媒体组委会、一带一路文化旅游促进会《特别推荐艺术家》。2022年世界看冬奥.国家重点推荐艺术家。还荣登纽约时代广场《世界第一屏》。并多次参加国内外拍卖,雅昌网有查。

落墨唯风骨 劲竹写我心

——记著名画家宫树军

在文人画题材中,竹一直都是经久不衰的中心题材,正所谓竹者君子气,较之于牡丹的雍容,兰花的清秀,竹则是最能够体现出一位画家的精神气节,而这一点,也正是今日著名画家宫树军先生所极力推崇的画意境界。他自幼便学习探索郑板桥的画竹之法,后又拜于徐悲鸿弟子王相文先生门下,取法至今,一身画竹功夫可谓是相当正宗!每当执笔时,必先以陶冶性情为主,实乃得之于心而又应之于手,所以与其说这些画作是单纯的写意作品,倒不如说这是宫树军先生对自身品格和气节的真实体现,清刚雅正,涉笔成趣,画以载道,令人钦佩。

其画竹技法,是可见郑板桥先贤之功底,又有王相文先生之授业。由此笔墨间的运思挥毫,无论是取象着意,还是随类赋彩,都是能达到一种“理法相生,气机流畅”的境地。笔腹蘸水涩进,使竹干至若磔髦竦骨,粗壮之根,矗立画端。笔毫着色出锋,则使叶片平易流畅,一笔一画间从不拖泥带水,或宜隐藏,或宜显露,正是各得其宜!诚然,业内画竹者众多,却为何出彩者少见,其根源也就是在于一句话,即画其形易,而画其精神则难!所谓画形者,无非临摹搬照,仅徒貌似,而如宫树军先生这般画家,却是能将画外妙意尽赋其中,以竹为源,画其心哉!故一幅之中,往往都是能透露出一股清雅之气、一种谦谦之风。此正如古人所言,是谓画有尽而意无尽!

单看他的一幅《竹朋石友图》作品,画中宫树军先生精心布局,是以奇石衬托绿竹风姿,更是以绿竹照应奇石根基,二者之间,单看一者就足以成画,合起来便就更是相辅相成,极具于诗情妙韵!另一幅《清风明月图》中,则是两竿绿竹悠然斜出画面,竹叶间洋溢着清新淡雅的生机,枝叶交错,仿佛有月光穿透其间,洒落点点银辉。乌云月下照翠竹,画意清幽畅心神,可以说,正是凭借着这种凝神遐想、妙悟自然的写意情怀,宫树军先生的竹画作品才会在当代画坛内独树一帜,并最终给人留下了一种深刻而独特的艺术印象!

落墨唯风骨,劲竹写我心。在宫树军先生看来,中国传统文人画的创作精髓正是在于两点,一点是性情流露,一点是自然流露。前者有画如其人,笔墨抒怀之说,后者则有法我相忘,平淡天然之论。而宫树军先生能以画笔弘道写意达观,显然也就是有将这两点集于一身!毕竟一个人的底蕴是装不出来的,就像苏轼于《书论》中所说:“人貌有好丑,而君子小人之态,不可掩也。”今宫树军先生文有传统内涵,画有君子气概,因此称他是德艺双馨,也实在是名副其实,当之无愧!在此,我们也期待未来的宫树军先生能有更多佳作问世,从而为当代写意画坛的传统正道增添更多的艺术光辉!

著名书画艺术评论家 刘振明

2024年11月22日 书于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