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翰墨文化网
当代书画大师作品展

2025新时代艺术翘楚成金城丨丹青颂两会·艺术耀中华

2025-02-13 12:23来源:华夏翰墨文化网浏览数:10005

笔墨传情颂两会,艺术筑梦耀中华。邀您领略大国风华。本期推荐成金城:

成金城,新时代的艺术翘楚,作品紧贴时代脉搏,淋漓尽致地展现了艺术的无限魅力。

成金城作品,层次分明,美感十足,不仅在传统艺术的基础上巧妙融入了新颖独特的视角,更赋予了作品鲜明的时代感。在细节处理上,追求极致,精益求精,他的作品在市场上备受瞩目,深受收藏家和艺术市场的青睐。他的艺术贡献不仅推动了艺术的创新与发展,更在艺术界内外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积极影响。

诚邀各界人士共赏这场视觉与心灵的双重盛宴,一同沉醉于老师笔下流淌的艺术之美,深刻领略中华文化的独特韵味与无穷魅力。

成金城,笔名金圣,1945年出生于南京,现居住于湖南湘乡。书香世家,名门望族,自幼爱好美术,无师自通。因自身信佛,擅长佛像、山水画创作。佛像擅长观世音菩萨,山水画擅长自作诗。作品远销福建、台湾地区以及东南亚国家。现为湖南养心堂书画院院长。

成金城出生于书香世家,名流望族,自幼爱好艺术,无师自通。因自身信佛,擅长佛画、山水画创作。佛画擅长观世音菩萨,山水画擅长自作诗。坐亦禅,行亦禅,一花一世界,一叶一如来,春来花自青,秋至叶飘零,无穷般若心自在,语默动静体自然。绘画,成为成金城心底最温暖的事。他花开花落、日落月起,研习绘画,期间阅读佛学书籍,加强对佛法理解。他学习佛画从白描开始,接着是佛像度量经(佛像比例),每个佛像比例不尽相同,如要细致研究至少需两年。从画作中看,成金城耐心沉静,热情细致,他对画作精益求精,从不泛滥创作。

“生生不息,佛灯长明。”成金城的观世音菩萨画,简洁古朴,端庄俊秀,富丽尊贵,造型严谨;有一种发自内心的虔诚与崇拜。在中国文化中,观世音菩萨画是苦难众生的救渡者,其法力无边,以大慈大悲救济众生为本愿。成金城笔下的观世音菩萨画,在波涛汹涌的南海之上,红色莲花竞相开放,在莲花宝座上,观世音手持甘露指法,正靜听苦难众生的芸芸之音,两位童子一双手合十,一手持玉净瓶,在金色佛光的映衬下,显得庄严神圣。观世音法像圆满端庄,慈悲祥瑞,在柔美的线条中,红色点缀其中,使画面更和谐亲切。

成金城画作淳朴素雅,没有张扬的笔法。在设色上,他用固有色和夸张色配合,使作品在现实与梦幻的环境中展现出奇丽的艺术境界。那浓厚饱和的石色技术与淡雅柔和的面部设色正是成金城的绝活。在中国文化中,诗情画意是最核心的美学情愫,也是当代艺术家不断追求探索的美学话题,成金城将诗与画完美融合,开拓自己的水墨世界,使人感到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画面中所形成的点、线、面的关系及墨色浓、淡、干、湿,构图中的稀疏,紧密而富有节奏韵律感。他的画作洋溢着明快、轻松,给人流畅如高山流水之感。

成金城的山水画,借鉴青绿山水的典型笔法,运笔老辣,既展现湖光山色,又富诗情画意的清新神韵,画面笔法细腻浑厚,近景葱翠沧碧与远处云烟缥缈相映成趣,在云烟之外,楼阁掩映的群山树影,增添画面的高远神秘之境,在山光水影中,帆影的飘动、潺潺水流增加画面动感。

中国画对时间的重视远甚于对空间的凝视。画面空间的连属,呼应开合,完全顺乎气运的流走,成金城掌握气运变化,也就是“经营位置”。画中之气,充沛丰盈,运转回旋,不可随意旁泄。画中的四个角,极为重要,是“气”进出之处,可以称为“气口”。成金城常留一个角,透“气”,气之吞吐开合,画面才可“呼吸”,如生命一般,活起来。

成金城在画作中讲究布势,“势”可理解为气势、局势、大势,画人物时,首先找出人物的基本动态线,以确定运动大致方向状态。一幅画也隐含一组动态线,它构成画面的内在旋律,把画面中各个组成部分有机组织在一个运动体系中,是达到“气韵生动”的重要因素。中国画的“置阵布势’’即 “远观其势,近观其质”。成金城在形式美上突显笔墨魅力。近年,成金城作品远销福建地区和东南亚国家。2017年成金城荣获“中国长城文化金奖”,被授予“中国长城艺术家”荣誉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