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翰墨文化网
当代书画大师作品展

【两会特刊】梅楚安---艺术先锋领军人物2020全国两会

2020-05-20 15:52浏览数:5956


艺术简介


梅楚安,男,1948年出生,江西九江人,中共党员,国家干部,国家一级书画家,中华国礼书画家,中国毛体书法传承人。

中国文联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曾任江西省民间文艺家协会常务理事,九江市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兼秘书长(上述任职均为文联系统)。

现任中国毛体书法委员会主席,中国当代书画名家协会执行主席,北京华夏邦交国礼书画院院长,北京华夏国礼国际品牌策划推广中心执行总裁,清华美院高研班研究员,井冈山干部教育学院特聘教授,南昌理工学院客座教授,九江流动团校特聘教授,九江寻庐讲坛学术委员会副主任,红色文化课主讲师。

担任九江市书画家协会主席,九江市职工传承红色基因促进会会长。

2010年荣获中国艺术年度人物。2015年荣获全国德艺双馨艺术家和全国十佳毛体书法家荣誉称号。

毛体书法作品多次全国获奖,作品被国内外名人名家收藏,深得原中共中央副主席[汪东兴]认可并赞赏。有22幅作品列为中华国礼礼品。毛体书法作品《七律-人民解放军解放南京》被全国人大办公楼收藏。国画作品获清华美院优秀奖并参展。

多次策划组织主办全国庐山杯,中国梦想杯,中华国礼杯书画展赛活动。多次到部队,进军营,到机关,进学校,社区传授毛体书法,解读毛泽东诗词,被授予中国[双拥]典型人物,红色文化传播人。

书法作品被文化部中国文化管理协会艺术品市场管理委员会评定润格每平方尺12000元。

作品欣赏
























荣誉证书









艺术点评

形神兼备独领风骚

--梅楚安毛体书法赏析

文/何云海

梅楚安,笔名乐天,又名福星,1948 年出生,江西九江人,祖籍湖北武汉,中共党员,国家干部。

梅楚安性格乐观豪爽,博学多才,五岁读私塾时就喜欢写字,老师讲课,他在纸上涂鸦。文革初期开始研究毛体草书技法,写下了大量心得。经四十余年历练,终成方家,成为被公认的全国毛体书法佼佼者。他现为中国毛体书法艺术家协会主席,一级书法家。

古往今来,历代有成就的书家,无不从临帖开始,在反复的训练中打下深厚基础,而后得道,悟出书法真谛,形成自己风格,始成一代宗师。梅楚安亦然。他走过学书人同样的道路。不同的是,在达到一定水准后,把更多的精力用于对毛体书法的临摹和探索。

梅楚安是一位复合型人才,文学历史、医学武术、音乐舞蹈都有涉猎。他学毛体的方法与众不同。字如其人。要模仿伟人的书法,就必须具备与伟人相近的个性、品德和情操。除了不断地临帖外,还从中国现代史和党史中找到有关能反映毛主席气质、个性、爱好和生活习惯的资料,深入了解伟人的内心世界。

梅楚安曾写过一篇《毛泽东诗词书法赏析》的文章,认为毛主席书法和他的诗词一样,大气磅礴,潇洒自然。他把毛主席书法风格演变的过程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1908-- 1921 年)的楷书“既有相互避让的变化,又有笔断意连的气势。字形瘦长,横巨细,竖巨粗,以侧取势,具有颜体刚健雄浑的风骨。

第二阶段(1922- -- 1938 年)逐步形成“用笔流畅,潇洒随意,字体稍显倾斜的格式,虽有心描摹王羲之行草风格,但更多是展露追求个性化自由的心态。”

第三阶段(1938-- 1949 年)以楷书和行书为主要书写形式,字体大小变化十分丰富,锋芒毕露,锐利干净,笔划着意夸张,跨行跨距,无拘无束,布局自然舒展。

第四阶段(1950-- 1970 年)由楷书行书转入狂草,达到挥洒自如的超然境界,成为中国二十世纪杰出书法家。从梅楚安对毛泽东书法的认识和解读,可以看出他与众多毛体模仿者的本质区别。毛体书法是从古代大师们的书法艺术中演变而来的,吸收了王羲之、怀素、柳公权、颜真卿、米芾等大师们的艺术营养,自成一家,从的书话。他学练毛体书法经历了脱胎换骨的涅樂过程。我有幸亲眼目睹了他书写毛主席诗词《沁园春?雪》的全过程,真可谓气定神闲,笔走蛇龙, 首尾呼应,一气呵成, 神采飞动。

姜白石《续书谱》日:“古人遗墨,得其一点一画, 皆昭然绝异者,以其用笔之精妙也。”梅楚安用笔着眼于效果,站立于案前,挥臂运腕,有太极之气场,正锋侧锋交替, 笔画俊朗圆润雄强,刚柔相济而变化跌出,他的笔随着文字表达的情感而翩翩起舞,在正侧、转折、掩仰、向背中形成飘逸超迈的气势和典雅秀美的风姿。时而轻起重收,时而重起轻收,时而重轻一致。迂有转折时提笔侧锋直转而下,形成高屋建瓴之势。不像在写字,倒象在起舞。

毛体行草狂草对笔墨的要求甚高。每次落笔,梅楚安都会莫名兴奋,趁兴书之,突发灵感,随字生形,独生机巧,挥洒任性,从而产生出纵横洒脱的跌宕风姿。每一-行每一 字 横斜疏密,分间布白,向背开合、仰俯避就,留放垂缩,映带顾盼,变化屈伸,起伏隐显,无不经过精心安排。在有意无意跌宕变化中呈现出不事雕琢的自然情趣。

从梅楚安的近作中,我惊喜地看到了这样的意境。无怪乎有学者称他的毛体书法苍劲有力,大气磅礴,舒展流畅,达到炉火纯青,出神入化的地步。也无怪乎毕生护卫毛主席,对毛主席书法非常熟悉的原中共中央副主席汪东兴那么喜爱他的毛体书法,亲自接见他并珍藏他的作品。

为了练就毛体书法必须具备的功力,梅楚安十分注重个人修养,修炼出旷达的胸怀,高尚的情操和潇酒的个性。他从文字结构的美学角度研究黄帝内经,了解骨骼结构和经络走向。他对运用肢体语言表达丰富情感的舞蹈十分欣赏,同样的肢体,舞动起来的姿势美丑差异那么悬殊。书家应该是一个舞蹈家, 每一个笔画都像 一个动作,组成一幅行云流水般有生命力的画面。

为了跨越从形似到神似的天堑,梅楚安废寝忘食,每天不下两小时练笔, 坚持了44年:为了练就毛体书法必须具备的努力和腕力,他学武术,练气功,独创了一一套国家体 委认可的功法。他的书法作品内容不局限于毛主席诗词,唐诗宋词亦可用毛体书法写得龙飞凤舞。这是那些只会模仿者望尘莫及的。

有人认为模仿毛体的书家都是“民间“艺人照葫芦画瓢的业余爱好者,殊不知毛体和其他行书一样, 尼一种被人们广泛 喜爱的书种。并且融入了自己的个性特点,梅楚安先生的毛体书法绝非简单的模仿,而是吸取了毛体书法艺术的精华和神韵,在全国毛体书法界独领风骚,成为当代中国毛体书法的旗帜性代表人物。

(本文作者何云海系原中央电视台《夕阳红》老年书画教材主编、作家、著名书画评论家)